法國資料保護主管機關CNIL(Commission Nationale de l’Informatique et des Libertés, CNIL)於2021年1月27日分別對某資料控制者(Data Controller)及其資料處理者(Data Processor)2間公司分別處以150,000歐元與75,000歐元(共225,000歐元,約新臺幣756萬元)的罰款,理由是因為其未能採取充分的適當安全措施,導致資料控制者所經營網站的客戶個人資料遭受憑證填充攻擊(credential stuffing attacks),以致於資料外洩。
法國個人資料保護主管機關「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(Commission Nationale de l’Informatique et des Libertés, CNIL)」在2020年12月16日發布語音助理(voice assistants)白皮書「On the record」,指出由於語音助理在智慧手機、汽車甚至是冰箱等產品已經成為一種必需品,為了探求語音助理所涉及的倫理、技術與法律議題,CNIL透過與眾多研究人員與專家的合作,發表了該份白皮書。
該份白皮書旨在為設計師(designers)、應用程式開發人員(application developers)、整合人員(integrators)與期望推出語音助理的組織提供領先的隱私保護實踐指引,強調聲音是屬於個人的生物特徵(biometric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s),因此語音助理的設計必須符合透明性與安全性,以符合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(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, GDPR)與保護個人隱私。白皮書還提供使用者如何實施良好安全措施的建議,例如確保資料傳輸的機密性,或保護可能與這些設備互動的兒童。
在愛爾蘭,兒童的定義是指未滿18歲的人,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(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, UNCRC)的定義相同,而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確立組織應遵循的14個基本原則,組織在處理個人資料時應注意對於兒童的保護,為兒童們提供一個比目前更安全、更合適以及更尊重隱私的網路環境,讓孩子們盡情得玩耍、互動、學習與創造。以下是該文件所列出的14個基本原則:
1.一定程度的保護(FLOOR OF PROTECTION)
線上服務提供者(Online service providers)應對所有使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,除非其採取風險導向的方法(risk-based approach)來驗證使用者的年齡,以將基本原則中所規定的保護措施應用於所有處理兒童資料的行為。
同時由該草案全文也可略窺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(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, GDPR)的影子,雖然並未全部移植GDPR規範內容,然而不論是對於自然人的權利、企業的義務、罰款金額,甚至是域外效力的規範,均可看出該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試圖仿效GDPR就個人資料的處理與保護進行規範。以下簡要介紹該草案的內容